合唱詩篇《海韻詩情》
作品簡介
張朝暉
樂譜参考: 張朝暉合唱作品選集(二)
https://hkbelcanto.com/ericcheung/books/
作曲背景
我愛海!愛它的”深藍”,是那?純淨、神秘、博大深邃。我愛站在峭壁懸崖上看海浪沖激岸邊的群礁,是那?洶湧澎湃,如萬馬奔騰,充滿激情。 我愛在夕陽漸斜時看海上的片片帆影,是那?美,那?寧靜。我愛在靜謐的夜晚躺在沙灘上,閉上眼睛聽海浪的拍岸聲,感受它豐富的和聲,均勻的節拍, 是那?浪漫。我敬仰大海!敬仰它接納百川歸流,奔流不息,勇往直前; 敬仰它的浩瀚無際,波瀾壯闊; 敬仰它的氣魄和內涵。每次看海,都帶給我無盡 的遐思和對人生的啟迪。
我在2014年中開始策劃美聲合唱團成立20周年音樂會。很自然的就決定設計一場以大海為題的專場音樂會。我的構思是寫一套聯篇組曲,描繪大海不同時 間段的景象:晨曦日出、大海洶湧澎湃的情景、傍晚歸帆點點的景象、靜謐的大海夜晚,最後以一首”大海讚歌”作終結。我把這想法和許昭華先生傾談,立 刻得到他的熱情回應(許先生是我中學同學,很有才華的詩人和散文家),於是便落實由他寫五首關於大海的“合唱組歌”歌詞,再由我來完成譜曲的工作。 昭華兄在2014年9月交了初稿,我在10月開始譜曲工作,共寫了八個月的時間,於2015年6月完成全套合唱詩篇。譜曲工作完成得很順利,尤其是五首作品的 音樂旋律及合唱和聲的編配工作,其中在寫鋼琴伴奏部分時花了較多時間,因為想力求每首曲子的伴奏必須要較密切配合大海的不同景象,並盡可能帶動歌 唱者的情緒,作較有深度的音樂表達。
作品分析 (摘錄*)
這部作品採用了”合唱詩篇”的多樂章大型合唱套曲形式,包括五個部分:《大海曉天》、《大海嘯聲》、《大海歸帆》、《大海夜曲》及《大海讚歌》。這五部 合唱曲特色鮮明、風格各異,前四個樂章描繪了大海不同時間段的景象,最後的《大海讚歌》是總結性的頌歌。五個樂章各有獨立的旋律動機和主題,各樂章之 間的內容、結構、音樂形象和表現形式則有強烈的對比,但都充滿大海的詩情、畫意和氣韻! 具有交響性、戲劇性、抒情性和豐富的音色表現等方面的特點;在 聲樂表達形式上也很豐富,有混聲合唱、女聲合唱、男聲合唱及女高音、男中音二重唱等。整個組曲採用多種琶音式伴奏織體,作為作品的核心節奏型,模仿海 浪的動感,也加強了各樂曲之間的延續性及藝術整體性。
第一樂章《大海曉天》 (混聲四部合唱)
此樂章是帶重複的二部曲式結構,調性為降G大調。開始的前奏以低音彈奏平靜抒情的主旋律,高音以弱奏震音作襯托,描繪破曉時分的大海,那麼寧靜迷人。 鋼琴伴奏以快速的三和弦流動音型,展現海面的波光粼粼,帶出略帶朦朧色彩的合唱聲部,刻劃剛從沉睡中醒來的大海,清波盪漾、水天一色。後部分通過調性 的兩次轉換及採用柱式和聲合唱織體的手法,以飽滿的混聲音響效果,讚頌大海的浩瀚無邊,歡唱”開啟生機蓬勃新的一天”,把音樂推進到高潮。
第二樂章《大海嘯聲》 (男聲三部合唱)
此樂章是含變奏的多段體結構,調性為G小調。開始以深沉雄渾的鋼琴伴奏,刻劃蘊藏?無窮力量的大海,是潮湧浪翻前的寂?。合唱的聲音力度也由開始的p逐 漸推進到f,雄壯地表達”洶湧澎湃的海浪,聲如雷霆萬鈞”。中段是前樂段的變奏,由男高、低音聲部以和聲形式唱出旋律,男中音聲部作卡農模仿,造成一種互 相追趕的效果,並通過調性的轉換,更深刻地表現大海的嘯聲,勢如萬馬奔騰的戰場。音樂的後部分以呼喚式的表現手法,唱出兩組共四個”獅子在吼嘯”的和聲樂句, 每組的第二句是前句的上五度模仿;再通過採用三次推進式的”狂飆在疾走”的?而有力的樂句,逐步增加音樂的動力和感染力。尾聲是高潮部份的一個回響。
第三樂章《大海歸帆》 (女聲三部合唱)
此樂章為三部曲式結構,調性為降A大調。節奏先緊後寬、合唱聲部先合後分,?柔婉秀,描繪夕陽漸斜的大海,水天連成一片蔚藍。接?整個音樂節奏拉寬,三個聲部 先後以節奏模仿的合唱織體構成優美流動、互相呼應的效果,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!中段由鋼琴間奏預先呈示第二主題,帶出三部合唱,旋律歡快富彈性,表達歸帆點點, 漁舟滿載的歡樂情緒。後段是第一樂段的倒裝式變奏,節奏先寬後緊、合唱聲部先分後合。音樂一開始便重現第一樂段後半部三個聲部慢速互相呼應,及作節奏模仿的合唱 織體;但卻把原來的旋律作了壓縮,音樂優美歡暢,呈現漁民捕魚歸來,輕鬆享受大海黃昏日落的情景。最後再匯合成樂曲開始時?柔抒懷的平靜情緒,也為下一樂章鋪墊 寧?的氛圍。
第四樂章《大海夜曲》 (女高音、男中音二重唱及混聲合唱)
此樂章為三部曲式結構,調性為降B大調。這是一部恬靜、充滿幻想的作品。開始的引子由鋼琴在高音區彈奏微弱的震音,低音則模仿?柔的海浪擊岸之聲,帶出女高音領唱, 旋律幽靜而抒懷,描繪月光投射在大海中,幻化出月?嫦娥的情景。中段先由男中音領唱出飽滿深沉的第二主題,女聲以輕柔的和聲伴唱,繼而帶出女高和男中音領唱的對位式 複調旋律,並以合唱及鋼琴伴奏作陪襯,塑造一種多維的立體空間,表達夜空下大海的?謐和浪漫。尾聲部份重現樂曲開始時男聲哼鳴的旋律及鋼琴?柔的海浪擊岸之聲,定格 在寧靜和安祥的夜色下大海蒼茫的意境。
第五樂章《大海讚歌》 (混聲四部合唱)
此樂章是整部組曲的終結篇,採用了前面各作品的許多素材,再作進一步的發展及整合。結構上是對比式的多樂段體,分四部份,是一個大的”起、承、轉、合”的佈局。 第一樂段是”起”樂段,先由鋼琴彈奏具有號角式音型特點的前奏,引入四部合唱,歡呼”我愛你,大海!”,揭開讚歌的序幕; 接?再現《大海曉天》的音樂情緒,先由女 聲描繪大海旭日初昇的寧靜,繼而男聲加入,表達潮汐澎湃的激情。第二樂段是”承”樂段,再現及發展雄渾豪邁的《大海嘯聲》的旋律片段,展現風雨雷電交加的大海的 波瀾壯闊。第三樂段是”轉”樂段,再現《大海歸帆》中段的節奏情緒,歌唱大海的壯美和氣魄、接納百川歸流的雄姿。合唱與伴奏融成一體,奔放而富動感,使人熱血沸 騰,帶出樂章的第一個高潮。第四樂段是”合”樂段,鋼琴通過急促三連音及連續不穩定和聲的變換,刻劃大海千年不變的呼嘯與豪邁,帶出雄渾而壯美的合唱及豐滿的和 聲織體,並作自由卡農式的模仿,形成男女聲互相交織、推動的多個重疊音層的效果,增加了對比的色彩和藝術感染力,最終再次達至整部合唱詩篇輝煌的高潮。
(*關於《海韻詩情》的詳盡作品分析, 請參考《張朝暉聲樂作品選集》)